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节(1 / 4)

桃林当年还不叫桃林,不过那地方周边确实是有不少桃树,于是当年就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各国于林中会盟,结果因为这个,后来那地方原本的名字大家已经不叫了,硬生生的改名成了桃林。

桃林虽然比不得高桐那样重要,身后就是成广,但是它有另外一重好处,它位于梁国和燕国之间的一条重要商路上,算是个中间站,因此把桃林给燕国看起来没啥,可实际上也算是相当不错的好处。

至少以前过路要给梁国的关卡交税,可桃林属于燕国的话,燕国总不带自己收自己的税吧?

每年的税收就是好大一笔收入了。

这也是方应的最后筹码。

哪知道杨煜仿佛桃林压根不感兴趣,他就是死盯着高桐了。

在这种情况下,梁国为了显示对高桐的决心自然是增兵了,梁国一动,燕国也跟着动了。

不过卫敏那边就不说是增援呼应梁国的行动了,他找了个借口说是去奉城视察,路过而已。

这就很让人生气嘛。

可一时之间局势也就这么僵持住了,这时候燕国和晋国不着急,可方应急啊,偏偏他还不能表现出来。

他去找太子,想要太子说动建武帝,让晋国动手稍微打一下,燕国自然就会重新考虑高桐了。

然并卵,建武帝没同意。

增兵这事建武帝是觉得可以做的,可这场战争说到底是燕国和梁国的,这时候梁国也并不是真的毫无反抗的能力,那么凭什么要晋国去给梁国打仗?

建武帝又不傻。

何况这事刚在朝堂上提出来的时候就遭到了苏穆的强烈反对。

苏穆认为这种时候如果晋国与燕国开战,那么会不会被认为是晋国同样有意要拿下成广?

显然晋国以前是有这样的想法的,且就算是现在问,建武帝也是想要的。

那么到时候会怎么样?

最简单的就是晋国和燕国打起来,然后梁国在一旁趁机收回高桐。

最不好的情况嘛……

“燕国可以高桐为筹码,说动梁国与其联合,一通攻伐我国,到时候不是得不偿失吗?”

晋国与燕国实力都不差,只要他们打起来了,必然顾不得其他,且对他们各自的消耗也很大,那么梁国就安全了。

建武帝觉得这说法很对,因此只同意卫敏做出点动作作为呼应,否决了直接开战攻打的提议。

太子对此相当不满。

太子早就通过方应与梁国搭上线,达成了协议,太子会在这次的谈判中帮助梁国,甚至之后他也会帮助梁帝尽快稳定局势,建立威望稳固统治之类,而梁帝在站稳脚跟收拢大权之后则要支持太子上位。

这回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