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庸王朝> 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三十六章兴建学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三十六章兴建学宫(2 / 4)

人颇为和善,而苏昂冷酷无比。

“老师是一个很神奇的人,我虽然跟了他二十年,却也不曾真正懂过他,我只知道他通晓百家学说,可以称得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他之事我也不甚了了。”这是杨叔子的评价。

第二日,杨叔子早早起床,虽说皇上准许他近日不用上早朝,可是他想早些弄好太学宫,然后就辞官归隐,和梓华两人随便找一个山林,开辟出一点田地,盖上一间茅屋,生几个孩子,过起不问世事的生活。

梓华帮他收拾好官府,打理好头发,戴上飞霞冠。杨叔子细细打量了一番铜镜中的自己,突然发现似乎老了许多,甚至两鬓都出现了些许白发。杨叔子咂咂嘴,心里感叹一句“岁月无情啊”,转身在梓华耳边轻轻说了一声“等我回来”后便跨出门了。

蒲仙玉已经准备好了马车等在府门口,杨叔子出来,蒲仙玉扶着他坐上马车,随后缓缓向皇宫驶去。

杨叔子看着上边坐着的皇上,只两日未见,他竟已苍老如斯,脸上憔悴不已。

众大臣纷纷上表奏事后,杨叔子才走出来,躬身说:“皇上,臣请皇上重开太学宫。”

不等皇上开口,闫依帆已经站了出来,大声说:“太尉大人,关闭太学宫乃是先帝的旨意,如何能改,况且这太学宫本就没什么用,只是一群穷酸士子饮酒作诗之地,于朝廷并无大用,开设太学宫不过是浪费国库赋资,不利于国府运作。”

“非也,少府大人所言不实,昔年因有太学宫而网罗了大批天下名士为朝廷所用,使朝廷官员犹如春盛之时百花齐放,欣欣向荣。此时与先帝时已经全然不同,先帝时期国家富足,朝堂之内亦有无数名士辅政,如今却是有些青黄不接,此间重臣中可有少年人呐?因而学宫之事臣觉得宜早不宜迟。望皇上圣裁。”

闫依帆还想说什么,又转而看了一眼黄公辅,只见黄公辅一脸淡然,似乎将此时毫不放在心上,于是他也没再说什么,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序列里。

桓冀看无人再提出异议,便说:“好,既然众卿无人有异议,那此时就交于太尉了,你全权负责,各司须得鼎力配合,不得有误。”

众大臣齐声应是。

朝会后,闫依帆站在昭华殿外,不多时,黄公辅才晃动着肥胖的身子从殿门口走出来。闫依帆急忙上前扶着黄公辅从台阶上往下来走。

“大人,这太学宫一直是您管的吧,难道这不有违新法吗?您怎的在朝堂上一句话都不说啊?”

黄公辅突然站定,盯着站在下边一级台阶上的闫依帆,说:“你是真蠢呐,这太学宫本就是由太常卿管辖,如今我不是太常卿,我是太子少傅,你怎的连这点记性都没有呢?而且你看不出来么,这事皇上已经和杨叔子谈妥了,今日不过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