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孔门学渣> 第915章 三年不改父之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5章 三年不改父之道(2 / 3)

,很认真地说道。

“哦?”曾参应道。

“要是遇见一个喜欢咬文嚼字的人、一个断章取义的人,那么!麻烦就大了!”

“愿闻其详!”

“你想是不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这个父亲是个十恶不赦的人呢?难道?他的子女也要不改父之道?如果父的品德不好,他的子女也要不改‘父之道’?是不是?”

“这个?”曾参争辩道:“这这这?这怎么扯到这个上面来了?”

“怎么没有扯到这个上面来啊?你先生并没有说父之道是什么道啊?别人还不这么理解?还有!你说孝不分善恶!是不是?恶人也有孝,是不是?你以前跟我争辩的时候,你是这么说的!是不是?还有什么?你也说‘不分善恶’的!你忘记了?”

“这个?”曾参顿了一下,解读道:“这看文章学习,是要结合上下文的啊?这这这?这怎么能断章取义,只解读这么一个句子呢?这上下文不都是在说如何做人么?所以!这里说的父之道,应该指的是正道。”

“可要是有人偏偏这么来理解呢?人家就说了!我是引用孔子圣人的话的!在一本叫《论语》的书里面!不信?你们去查啊?”

“这这这?”曾参争辩道:“哪里有这么看书的?这么理解内容的?”

“好了!你继续往下面读吧!这里暂且跳过!跳过!呵呵呵!”见曾参那个着急地样子,乐歌在心里偷笑着。

曾参继续往下读: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父母的年纪,要记在心上。为他们的健康而高兴,尽到自己的孝道,为他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想父母养育之思情,思自己的暮年岁月。”

“哦?很好!”乐歌应道。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古代人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害怕失信于人。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

“嗯!有些饶口!”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再则!失信于人,也有可能说明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说到却做不到!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嗯!”乐歌哼道。“可是!要是在乱世,哪里有那么多礼节?还是先想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