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孔门学渣> 第946章 孔子的劝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6章 孔子的劝学(2 / 3)

也有接上一句的意思,是说颜回早死的吧?”

“是!乐伯伯!我把这一段编排在这里,也有这个喻意的!”曾参应道。

“嗯!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61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他错过了最佳的发展年龄了。”

“这倒是!人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有什么畏惧的呢?不是敬畏,而是畏惧!还怕什么?怕个毛?再怕人生的最好时光就错过了,就要死了!都快要死了,还怕个毛?”

闻:在这里是指知道的意思。无闻:也就是什么都不知道、无知。

“先生的意思是: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是一无所成,一点知识都没有,什么都不知道。那么!这个人就废了!可惜啊!是这个意思!”曾参解读道。

“嗯!好!这样地编排很好!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符合礼法的好言劝说,谁不愿意听从呢?但是!只有按礼法的规定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不喜欢听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劝说?”乐歌应道。

“是!劝说!乐伯伯!”曾参应道。

“好!”

“这里有两层意思!”曾参进一步解读道:“表面上:听从是一回事,而听从后愿意改正才是最好的!好听的话虽好,但要分辨是非才算是智!”

“好!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先生说:要以忠信待人,不要认为别人不如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多交朋友。有了过错,要敢于面对,不要怕改正而掩饰过错。”

“说得好!”乐歌赞赏道。

“谢谢!谢谢乐伯伯!”

曾参进一步解读道:“先生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庄重威严、认真学习、多交友、过而能改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