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孔门学渣> 第957章 何为善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7章 何为善人(2 / 3)

思?”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路问:听到了好的建议就马上执行起来吗?先生说:有父兄在,应该先问一问父兄,怎么能马上执行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好的建议就马上执行起来吗?先生说:听到了好的建议就马上执行起来。

公西华对先生说:仲由问‘听到了好的建议就马上执行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在,应该先问一问父兄’,冉有问‘听到了好的建议就马上执行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好的建议就马上执行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先生说:冉有的性格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的性格好勇,所以我约束他。”

“呵呵呵!”乐歌听了,笑了起来。

“乐伯伯?”曾参看着乐歌,不解地问道。

“我记得孔鲤说过:他爹说话靠心情。在这里!是不是又是一个证明?当然!是以幼年时孔鲤的认识。或者说!在不了解你先生孔子的情况下,是不是这么回事呢?”乐歌问道。

曾参楞了一下,随即点头道:“是!乐伯伯!但是!我先生的出发点是好的!我先生的思想是一贯的!对人没有恶意!不是在忽悠人!”

“对对对!不是在忽悠人!他是在因材施教,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是坏蛋,而是良苦用心!好了吧!曾参!不能说你先生坏话,只要提及那么一下,你就跟我急!好好好!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而作了不同回答,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因材施教。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什么意思?”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颜回是最后一个才逃出来的。先生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回说:老师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什么意思?”

曾参解释道:“颜回的意思是:我还要服侍先生呢!”

“哦?”

曾参又解释道:“可以看出:颜回对孔子的敬仰,愿意生死追随。”

“或者说!颜回的意思是:老师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老师您的学说思想还指望我传承下去呢!我哪里敢死呢?哪里能死呢?”

“然!”曾参感激地应道。“谢谢!谢谢乐伯伯1”

“呵呵呵!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