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明工业帝国> 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奴之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奴之志(1 / 3)

崇祯虽然一向认为杨嗣昌是位能臣,是真正办实事的臣僚。

但现在刘宇亮的种种表现已经向他证明刘宇亮也不是尸位素餐之辈。

何况,刘宇亮本身就是首辅。

崇祯也算是爱听建议的皇帝,也相信所谓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不然他也不会信了袁崇焕的五年平辽之说,也不会一边同意杨嗣昌的议和一边又愿意让卢象升与建奴决战。

所以,此时,崇祯就看向了刘宇亮:“爱卿有何异议?”

刘宇亮立即禀道:“臣虽与陆远有隙,恶其骄横之劣性,然臣不得不承认的是,陆远所部之所以屡胜建奴在于“敢战”二字;

然而,从陛下下诏勤王以来,陆远所部已与建奴数次恶战,其部伤亡已十分惨重,其部可以说是十不存七,臣以为调陆远部镇守陕西非为明智之举,当令其休整,以期其恢复元气,将来建奴若再度入关,也好让陆远与建奴再战之!”

杨嗣昌有些不快,以往在御前议论军政之事,只有他一人与皇帝议事,如今这个首辅刘宇亮不同于往日,特别是现在班师回朝后大有要和自己分庭抗礼的意思,这让他对刘宇亮的态度从鄙夷转变为了反感。

但杨嗣昌也不甘示弱,继续禀道:“陛下,想必元辅误解臣的意思,臣非是要让陆远去陕西进山剿贼,臣的意思就是让陆远去陕西休整,以防备将来流贼做大,陕西无兵可挡!”

“陛下,杨阁部此言差矣,陕西民生凋敝,十室九空,不足以养陆远所部兵马不说,据臣看来,陆远此时即便去陕西一两年内也恢复不了元气,如何能抗流贼?

以臣看不如调洪承畴或孙传庭一部回防陕西!

将来建奴若再次入关,势必会劫掠山东,盖因北方富庶之地,仅山东未被劫也!

此次建奴入关后绕开京师,直驱保定、真定等府,最南已到鸡泽,其目的明显是为寇掠山东而来,臣这里还有尚可喜口供建奴此次入关的意图,也佐证了臣的想法!

所以,臣认为朝廷不但不能调陆远去陕西,还应加强山东的防卫,在山东增设一营,由陆远统之,护住漕运,同时恢复文登营,择一将任之,以加强海防,若建奴将来大举入关寇掠山东,则从海上袭扰之,建奴如今屡次入关,未尝不是跟我登莱皮岛无袭扰之兵有关!

陛下,建奴素来有夺天下之志,否则不会授尚可喜等王爵,而建奴人丁不足,将来必会再次大举入关,而入关必掠山东,山东之地事关京师漕运,不可不防啊,陛下!”

刘宇亮现在也有个自己的参谋部,同陆远的参谋部一样经常做一些演算,所以,他此时在御前奏对也能说的头头是道。

崇祯其实承认也很矛盾,一边是建奴,一边是随时可能死灰复燃的流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