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七十六章 这叫专利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章 这叫专利法?(1 / 5)

杜荷暗自松了口气,还真担心徐齐霖上奏陛下。陛下询问起来,东宫这边还真不是很容易说清楚。

虽然事情没谈妥,可表面上也没撕破脸皮,杜荷随便聊了些别的,便起身告辞。

徐齐霖送出府门才回转书房,皱着眉头,觉得梁子好象结下了,自己日后要多加小心啦!

树欲静而风不止,对李承乾一伙人敬而远之,却挡不住他们主动接触。

徐齐霖靠在椅中,眼睛半闭,轻轻抚着额头,思虑了半天,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见招拆招,随机应变了。

当然,离开长安或许能抽身事外,远离这政治漩涡,但现在却不是时候。

特么的,老子有后世思维,知道历史的轨迹,还斗不过你一个死瘸子?徐齐霖咬了咬牙,心中发起狠来。

…………….

其实,徐齐霖对杜荷所报的产量是有水分的,但提高产量也确实不是一个工坊能做到的。

之所以要实施《专利法》,徐齐霖也是想将制糖推向各地,从而促进甘蔗的种植、榨糖、粗制、精制等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就近加工,降低了甘蔗或粗糖原料的运输费用,也就使白糖的价格会逐渐下调。

比如在岭南这个甘蔗主产地进行大规模加工,肯定比把原料运到长安或洛阳要省力省钱。

只要有专利费可赚,白糖象漕粮似的能运来销售,大盈库就干收钱,把人力物力用到别的方面,岂不美哉?

幸好是在唐朝,封建时代少有的开放社会,兼容并蓄,对各种外来的宗教、文化并不排斥,在政治、经贸、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体现出宽松。

虽然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但还远没有达宋明程朱理学那种变态吃人的程度。否则,倡行专权法的徐齐霖必然被喷得体无完肤,成为“利欲熏心”之辈,大义凛然地要“以义灭利”。

即便是在开放的唐朝,李二陛下划圈通过的专利法,在政事堂讨论时,却也不是顺利。

对于古人来说,你搞出了发明创造,或于国有利,或让民众受益,这是好事,值得表扬夸赞。

但你利字当头,不给钱就既不利国,又不惠民,你的仁呢,你的义呢?

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不把利益和恩惠给予民众,却要收钱,难道不是十足的小人?

这就象在古代,你修桥铺路是行善积德,是做好事,或许还能留名史册。但你要敢收啥过路费、养路费,立时臭名远扬,能被唾沫淹死。

徐齐霖不太清楚政事堂是如何讨论的,也不知道李二陛下有怎样的批示,他现在只能抓好保密工作。

要知道,尽管古代人对偷师学艺是相当鄙视,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