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六章 新戏院新感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新戏院新感觉(1 / 5)

舞台又宽又大,与后世相差已是不多。背景是西湖美景,荷叶碧绿,荷花吐艳,还有一弯小桥,上面是几个形人。

咦,新城好象发现了什么秘密,指着地板叫道:“这上面有小眼。”说着,她还蹲下向里瞅。

小昭笑着介绍道:“里面是扩音的喇叭,舞台上的声音传下去,便能放大。”

“真的?”新城转着大眼睛,张嘴便叫了两声。

小女娃的声音在空荡的戏院里回荡,回音壁的效果,再加上大喇叭的增幅,效果还真是很明显。

哈哈哈哈,兕子发出清脆的笑声,也同样被增幅后传向四方。

李丽质相当惊讶,四下瞅着这剧院的结构,琢磨着声音是怎样变大,并且有回音的。

在没有扩音器的年代,在室内表演还好,距离近、有屏蔽。可要是在室外,一个大戏台,上面唱的,演奏的,估计也只有前几排的人能听清,后面的只能听个断断续续。

所以说,在古代要想成为歌唱家啥的,你的嗓门得非常高。而历史上的记载,这样的歌唱家也没有几个,在唐代声乐艺术的繁荣时期好象只有永新和念奴是以音高而著名。

相传许永新是开元年间著名歌手,出身乐家女,开元末被选人宫,籍于宜春院。她美貌聪慧,尤其善歌,能变新声。

韩娥、李延年殁后千余载,无人继其能,只有永新可与他们相提并论。“遇高秋朗月,台殿清虚”,永新“喉啭一声,响传九陌”。

她的演唱音域非常广,甚至能超出乐器达到的高度。相传唐明皇曾让宫廷音乐家李谟吹笛为永新伴奏,曲终笛身竞爆裂。

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楼大宴宾客,观者成千上万,人多言杂,围聚喧哗,淹没了歌舞百戏之声。玄宗大怒,要罢宴回宫。太监高力士马上向玄宗建议:只有永新出场演唱,方可压住嘈杂人声。

玄宗同意后,永新缓缓登楼,“撩鬓举袂,直奏曼声”,“喜者闻之气勇,愁者闻之肠绝”,千万观众顿时鸦雀无声,沉浸在这美妙的歌声之中,“至是广场寂寂若无一人”。

念奴也是天宝年间的名歌手,史载她“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有一天宫中设宴招待宾客,也是人声嘈杂,无法控制,众乐为之罢奏。

唐玄宗就命念奴出场演唱,并由二十五人吹小管为其伴奏。歌声、笛声两相追逐,美妙异常。

能以一人之歌声压倒满场喧哗,可谓是音高难遏,但毕竟只是寥寥数人而已。

而徐齐霖正是听了戏,看了演出后,深感其不足,才琢磨着用土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在室外空旷之地,这样做的效果便有打折扣了。

戏院里除了扩音设施外,还有灯光,十几面铜镜在舞台两侧,反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