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273章 考察调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3章 考察调研(1 / 5)

什么叫国家支柱产业,什么叫关系国计民生,什么叫出口创汇,徐齐霖不说,唐朝人也不懂。

而能从一个小小的棉花,看到这么广大的前景,想得这么深远的,自然非他莫属。

即便是李二陛下允准了他大种棉花,想到的也是老百姓冬天有棉衣,夏天有单衣。

三天的大采摘终于结束了,捆扎压实的一车车棉花运往工坊,吃饱喝足又赚到钱的民工们也心满意足地返家生活。

而种植棉花的当地百姓,却还没有闲下来。棉杆可以切碎堆肥,将是优质生物肥物;还能够进行发酵,成为牲畜饲料;甚至可以制造工业用纸。

而桔杆、杂草堆肥技术恐怕是应用最广的,从今年春天大盈库大量印刷《实用农书》,到朝廷发放给地方官员,在唐朝的疆域内,已经有很多地方开始使用。

煤炭在各地也在逐渐推广,这也大大减少了桔杆被当烧柴,这种利用值最低的使用。

变化在起初是不明显的,使用的农户少,操作还不成熟。但随着应用的广泛,大唐的粮食亩产量在三五年后,就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还不算农书中涉及的其他新技术和多种经营,好好掌握运用的话,农民的收入则会更高。

棉花的采收,意味着徐齐霖在今年的大事又完成了一件。虽然他要随军去高昌转转,但那也将是明年的事情了。

李二陛下刚刚下旨,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麾下将领包括牛进达、薛万均,以及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开始调动府兵,以及少数民族附庸军。

圣旨虽然下达,但古代的运输和动员能力不能高估,十五万大军,再加五六万的民伕工匠,全部集结起来,并屯足粮草物资,至少需要数月时间。

也就是说,要正式出动征讨,也是明年夏天的事情了。

徐齐霖算得是很清楚,可李二陛下的书信到达,又让他的享受时光打了折扣。

甘州作为河西走廊的要地,征伐高昌的大军必然要路经此地,一些准备工作是必须做的。比如粮草物资的调拔运输屯储等等。

李二陛下倒是没有明确规定,只是让徐齐霖自己筹划,为大军准备相应的装备和物资。

另外提到的则是河西其他地方的治理经营,如果都能象甘州这般发展,征伐高昌、掌控西域,将会更加顺遂。

对此,徐齐霖是赞同的。之前答应赴任,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但他官职在甘州,第一年的发展又至关重要,也脱不开身去管别的地方。正巧李二陛下问到了,他倒也不吝自己的聪明才智。

甘州的西面是肃州,后世的酒泉、敦煌、沙州、瓜州。是进入沙漠戈壁,讨伐高昌的起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