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299章 长安大明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9章 长安大明宫(1 / 5)

九一高地乃龙首山之主脉,龙头所在,“头高二十丈”,地势十分高亢。站在大明宫含元殿向南眺望,整个长安城尽收眼底。

只不过,现在的大明宫比历史上的早建成了十几年,但规模上,却要小上许多。

其实,这也很正常。只要主体宫殿落成,能够让皇帝听政,能够让嫔妃后宫居住,以后再增宫添殿,也就是了。

所以,九月十五日,李二陛下始御紫宸殿听政,百僚奉贺,也就标志着新宫建成,政治中心的转移。

灭了高昌,又住进了新宫殿,再不受潮湿阴冷之苦,李二陛下的心情当然是十分愉悦。

尽管在规模上还差强人意,可钱财滚滚而来,后续的修建也不是什么难事。

看过徐齐霖的奏报,李二陛下更是喜悦。甘、肃二州的经营,超出了他的预计,支应西域驻军已是绰绰有余。

而且,据西州刺史王方翼的奏报,地方已经稳定,按照明年的农耕计划,秋收后将能解决两至三万驻军的粮草物资。

三万驻军在西域,已是足够压制西突厥,以及西域诸小国。也就是说,一年后,西州将能自给自足,不用再拖累中央财政。

而在甘州的示范带动下,邻近的凉州(现武威)也开始效仿。除了从丝路贸易中获利外,还上奏请拔棉种,明年也要规模种植。

从这些奏报上看,河西的发展形势是一片大好。只是都苦于人口不足,都向朝廷申请由关中移民。

而从甘州开发建设以来,关中移民已是过万,再加上“市籍”的奴婢和胡人,依然不能满足甘州对人口的需要。

但甘州的发展有目共睹,给移民的优惠政策也极具吸引力。如果任由移民自由选择的话,十有八九会是甘州。

李二陛下不禁轻抚额头,考虑是不是用强制手段来决定移民的去向。否则,肃、凉二州,再加上西州,无论如何都无法与甘州相争。

当然,徐齐霖的奏报上也算是提供了办法。那就是对外掠夺,战争俘虏;再有就是入籍大唐的政策,吸引外来移民。

在开放包容的大唐初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论调还不占主流,但对胡人的歧视却是平常。

所以,即便是在大唐有官职的,如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人。朝廷承认是唐人,他们也自认是唐人,但却没有一个庄重的仪式来确认。

这哪行啊!徐齐霖在奏报中便说到了归化的条件和程序,还写了宣誓的草稿词,请李二陛下定夺。

李二陛下对此倒是没意见,但要将这个政策放开,适用于大唐境内的其他胡人,却是有些疑虑。

虽然“市籍”的推出,解决了朝廷要给良籍百姓分配田地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