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北洋> 第一百五十八章 人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八章 人才(1 / 6)

如果说美国在中国最有价值的投资,谭延闿一定会选择清华大学和庚款兴学——这两个举措确实是对中美两国在二十世纪的头几十年中受益匪浅,中国得到了大量的人才,而美国的这笔“精神投资”确立了美国在中国的地位。如果不是因为在二战中成了英雄的美国自信心爆棚插手中国内战,或者是没有冷战的话,可以预见美国在华的“精神投资”将会获得空前的成功,但历史还是非常残酷的,美国人最终站错了队,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的“精神投资”全面破产。

就像现在在华最成功的外国武器制造商克虏伯一样,克虏伯推销的不但是自己的火炮,更是接纳了中国陆军中大量的人才前往德国深造学习军事,目前北洋中留学“成色”最足的段瑞五人,他们三年在德国学习的时间中有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都在克虏伯兵工厂中实习,论炮兵和火炮制造与使用理论,谭延闿的“侍卫队系”是拍马也赶不上的。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在李鸿章时代还是在谭钟麟时代,北洋的陆军、海军所使用的进口大小口径火炮几乎都是克虏伯公司一家生产,剩下来的便是谭延闿一直主张的引进加仿造所出来的火炮产品了,至于别国火炮产品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谭延闿心中非常清楚,科举考试的命运最迟也不会超过十年必然会结束,康有为在公车上书成为士子的领袖级人物之后。便开始大量地发表文章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维新思想,其中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就是他维新变法中的核心部分。

“如果你们真的有能力发动维新变法,那借机废除科举考试未尝不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谭延闿心中默默的想到。

随着谭延闿慢慢的步上高位,给他感触最深的还是缺少相关地人才,军事人才是他最为看重地,也是他最为保守地方面——在北洋陆军学堂没有被他彻底掌控之前,能够成为他真zhèng

心腹的只有自己所训liàn

出来的侍卫队出身的军官。至于其他科学、经营管理人才他则感到非常缺乏,像寇青这样的商业人才并不是每次都可以碰到的。这需yào

谭延闿的人品值达到相当高地水平才行。他也有自知之明。知dào

并不是每次他都有好运气挖掘到寇青这样的人才——从两广到直隶总督,总督府招募幕僚也不是一两次了,但是质量上却让谭延闿备受打击。

随着北洋的摊子越铺越大,对于新式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迫切,而在中国科举考试一统天下的时代,靠本土出产新式人才实在是太少了,再加上让康有为等人这么一闹。各省总督都在想办法笼络人才,军事的、科技等方面的人才更是各省总督角逐的焦点。想要满足自己对人才地需求,最彻底地办法便是开新式学校,批量的出产各式人才,在这方面北洋也有着得天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