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北洋> 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舰(1 / 5)

山东大学堂成立没几天,天津大学堂也宣告成立,还有三所师范学堂也在天津和山东济南成立——这三所师范学堂是谭延闿以个人财力来创办的。他并不主张现在就废除科举考试,即刻废除延绵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太过惊世骇俗,而且新式教育体制才刚刚发展,根本无法做到接手旧的教育体制的历史任务,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

当然要使全国的教育状况得到改观,那就必须废除科举制,以使得新式人才得以上位——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最大的好处便是使得寒门弟子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成为帝国的官员。曾国藩的留美幼童计划持续到了李鸿章时代最终夭折,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这些留美幼童已经被“美化”了,而是在于这些留美幼童在现在的体制下该如何安排?

科举制度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当官,如果新式人才也一样可以当官,那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来说就没有多少吸引力了——这才是两种教育制度的根本分歧之所在,就像商人经商一样,无利不起早。为了配合新式教育体制的推行,在谭延闿的主持下,直隶、山东、河南三省率先成立了“学校司”这样一个专门来推进新式教育的机构。

谭延闿这种做法在全国引起了一片轰动,并不是他敢成为冲击科举制度的先锋。因为他并没有公开主张废除科举,现在废除科举地先锋是康有为和张之洞等人。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最根本的原因便是他的三元及第的身份,作为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精英,谭延闿虽然没有公然反对科举制度,但兴办新式学校无疑是以实jì

行动来挖科举制的墙脚,时间一长了就等人在这堵墙上轻轻的推一把,然后他便可以以一套成熟的体系直接替代科举制。

除了科举制之外,谭延闿还主张废除裹小脚。这可比他兴办新式学校更容易引起争议,不过这些争议无关痛痒,反正裹小脚从根源上还是起源于宋朝士大夫那种病态地审美观念,清朝统治者还有留发不留头的先例。这种起源于宋朝的做法如果真的挑明了,这笔糊涂账还真地没法算。不出谭延闿的预料之外,慈禧太后对谭延闿废除裹小脚这一政策表示了支持,还颁下懿旨主张全国女性开始放脚。

尽管放脚事件在政治上并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在维系了一千多年的传统面前,这种情感冲击指数是非常高的。以前像老丈人这样纵容方榕卿不裹脚地朝廷大员多得是,但是生怕别人说闲话便偷偷摸摸的干,现在总算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做了——与兴办新式学校不同。这放脚可是在一提倡之初便在全国滚滚推广开来,而在谭延闿的支持下,全国中外报纸对这件事进行了大肆报道。一方面宣传放脚。另外一方面也是在转移视线。

在光绪二十三年年末。对于脆弱地中国海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