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北洋> 第二百三十三章 接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三章 接风(1 / 5)

谭延不惜牺牲总理大臣的职位也要阻止康有为进入总理衙门的事情,对于朝野上下都是极为震惊的事情。在这件事上虽说康有为在中国读书人尤其是年轻士子之间的声望非常高,可以用一面旗帜来形容,但是谭延却没有招来一片骂名——中外大部分的报纸都对谭延的辞去总理大臣一职表示了惋惜,同时也认为这样的举动是正确的,一个国家的外交部中怎能突然由皇帝的任命来安插一个从来没有为zf工作的人进来?

别人不说,就是谭延自己的总理衙门的生涯,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了的,从中书舍人至四品军机后入总理衙门行走,三年才因为甲午善后和与德国谈判得总理大臣之位,这样的资历绝不是康有为所能够比的。

而谭延回到天津正是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后,更是在报纸记者面前直言:在当今中国,主持新政最有资格的人莫过于正在半道上的信任军机大臣张之洞,而绝非是没有一天从政经验的康有为。甚至他认为以《上清帝书》中的“三年强国”而言,面对中国如此复杂的政局,这纯熟一派狂言,没有任何价值!

为了反驳谭延的对维新派的言论,康有为等人在报纸上立kè

做出了反击,当然他们推出了帝师翁同,以此来弥补维新派中没有资深从政者作为核心地缺憾。不过作为维新派一面招牌的翁同同样也有一个致命的缺憾——也许是受到哥哥经lì

的启示。翁家后人入仕之后从来都是走得“高端路线”,他们通过科举之路过关斩将之后,就走翰林一路向上爬,绝对不会跑到地方上去任职,而翁同的官宦生涯中缺地就是地方官的从政经验。现任内阁学士的翁增源也是状元出身,同样也没有地方官经lì

,可见翁同家族对数十年前发生的那场从天而降的惨祸可谓是刻骨铭心。

若是别人也就罢了,可是康有为他们面对的可不是仅凭三言两语就可以折腾的热血沸腾的光绪皇帝,谭延作为北洋的新一代首领和谭钟麟时代地北洋中坚人物,在直隶三省所做的各种改革和惠民政策已经让直隶、山东和以前盗匪横行的河南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的模范省。诚然直隶三省和北洋海陆军事力量的提升与朝廷财政与直隶总督衙门的支持有着很大的关联,但是有些事情绝对不是你有银子就可以干成地。

有银子不算什么,舍得花银子也不算本事,关键是将银子花到点子上。而谭延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此。论筹集银子的财路和大手笔的投资,放眼全国还没有人能够和他比肩的,至于会花银子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会花银子,以现在的造舰成本,恐怕朝廷投下的海军经费根本不可能会组建今天初具规模的北洋海军。就在康有为的各种新政主张还停留在纸面上的时候,在谭延地主持下直隶三省已经建设的有声有色了。尤其是教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