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北洋> 第二百四十二章 罢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二章 罢免(1 / 5)

谭延不会跟自己的工程师犯别扭,他也曾多次登舰考察,三涨机的震动对于射击准确率有着明显的干扰,他也就不得不在海外谋求更加先进的战列舰发动机技术。天津和济南的发电厂应用了蒸汽轮机,目的就是为了让北洋的工程师们对新型动力机构有充分的了解,至于能不能实现小型化将其作为战舰的动力系统,谭延对此和射击指挥仪一样并不抱有太大的期望,只是作为培养工程师的工具而已。

如果以后出现可以实用的蒸汽轮机,谭延可以忍受暂时性的购买,但绝对不会允许这么重yào

的战争物资永远的依赖国外进口——在三涨机的时代他是不指望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有划时代的革新创造了,但是面临国外很可能日益高涨的技术封锁,作为一个上位者他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的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争取早日在技术领域取得突pò。

慈禧太后目前在对维新变法的态度上还尚属温和,就算有光绪皇帝摆明车马争取权力,目前看来慈禧太后还没有采用过激的手段来应对。像谭钟麟和张之洞这样的老臣甚至都有些欣慰,不过谭延对此却没有任何期望——就像甲午战争过后,李鸿章曾经试图邀请伊藤博文来华做宰相来实现中国自强一样,国家自强绝对不是仅凭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便可以做到的,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尤其像中国这样错综复杂的环境,维新变法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至少对发动变法者本人是如此。

李鸿章虽然邀请伊藤博文出任中国首相,心中到底怎么想地谭延不知dào。不过后来这则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李鸿章的主张居然被很多人所相应,只是后来朝廷认真讨论此事地时候。李鸿章则选择了退却——他致电伊藤博文说先前的邀请不过是玩笑之举……谭延看得出来李鸿章此举的背后也许是出于真心邀请,但更多的是点明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病——就算再优秀的领导者面对这样的环境也是白搭。

康有为这伊藤博文相比自然是还差了八条街,从来没有从政经lì

地他根本无法应对中国复杂多变的政坛风波。而在谭延看来中国富强的前提条件便是推翻清zf,从根本上彻底扫清就制度的藩篱,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当前国际环境的新制度,以中国的优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追赶列强。虽然这不是短期内能够达到地,但有个十来年成为一个二流国家不被欺负还是没有太大问题地。中国需yào

做的只是稳扎稳打,相比之下日本的剑走偏锋将整个国家的命运一次有一次的置于赌桌之上,显然中国的优势要强得多。仅有发达的工业还是不够的,在这个时代中国固然需yào

手中握有利剑,但指挥身体的大脑若不行地话,那不过是沦为笑柄的对象而已,富强之路是走不远的。必然会重蹈洋务派的覆辙。沈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