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都市小说>我们的1649> 第二百一十八章 现代中医vs明代中医(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八章 现代中医vs明代中医(上)(1 / 4)

李四在热兰遮市场上买的清热正气散,其实早都开发出来了。只是当时包装和现在不同罢了。

大概那还是七月份的时候吧,郑德生医生建起了赤嵌中医院后,首先开发出来的几种药,清热正气散算是一种了,它当时仅仅属于平民用药。

当初,郑德生医生来到赤嵌地区筹建中医院的时候,一个人忙坏了。

他不光要整理带过来的中成药和一些贵重药材,还要把一些这个时空难以得到的中药材的种子种上,这个可不能推到后面,郑德生医生对药材的种植略通一点,但那都是自学的,没经过实践检验,不敢保证效果。

好在赤嵌农业基地里,有相当多的技术员还是非常配合的,他们对中医也许比西医更相信,完全听从郑德生医生的安排,所以赤嵌中医院建起来也并不算费事情,累一些,忙一些也算正常。

待到正式开业那一天,郑德生医生发现,除了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们来看看,开点清凉油之类外,竟然没有一个明人农民来------而先前郑德生医生决定这个中医院对全体人员开放的。为明人治病,也许是最简单,最快捷了解这个时空疾病特点的办法了。

郑德生医生的中医院是在赤嵌农业基地的办公区里,汉唐集团的人把临街的墙开了一个大门,用石灰和水泥粉刷了一遍------这里的干净程度不亚于热兰遮城的医疗中心。

而且他还尊重本时空的风俗,挑出了一个阴阳幡,示意这里有中医坐堂。

可怪了,没有一个明人农民进来。不是明人不敢来这里,时常就看到明人农民从门口经过------但就是没有人进来。

一开始他还没当回事儿,新店开业嘛,有个认识期,这也正常------再说,他来这里,本来主要就是为汉唐集团服务的。

于是,他抽出时间,正经着手办起了中成药的加工厂,没有什么设备,只需要雇佣几个明人女劳力便可以了。

虽然这个中成药厂暂时是作坊级别的,但也可以生产出必要的产品。

郑德生医生想都没想,便首先加工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的方子最早见于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书最早曾名《太医局方》。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后来经过众多医官校正,最终成五卷21门、收279方。

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那时,南宋在全国主要大城市成立了惠民坊,算是当时的一种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