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都市小说>我们的1649> 第三百三十四章 征兵记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四章 征兵记 (二)(1 / 4)

在汉唐集团安保部门的报告里,军费也不应当是个问题,因为它的弹性最大,报告里把各种情况都说的好好的。.

按照原本的计划,汉唐集团先要走招募制征兵,再走义务制征兵的路子,对此,安保部门详细地写出了两种不同方式下的不同费用。

强制征兵一点花费也不用,但是这个方法,汉唐集团从来都没有想过------抓来的壮丁有什么用?还不如让他们去种地。

其实义务兵制可能最便宜,但是却不适用于现在。

这时期的明人还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当然,全球各个地方都是如此,欧洲的那些国家和地区也是一样的……至于圣女贞德的传说,看她最后的结局就知道了,再说人家是圣女,再说这又是个传说。

汉唐集团分析过此时一些反抗满清的所谓起义行动,他们大多是因为剪发、圈地等私仇,百分之九十九是因为不满满清的某些政策而已。

这一些都还没升华到民族反抗的层面,或者说是私仇大于公仇了。

不过令汉唐集团困惑不解的是,此时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正在北京主政,也正是在和内部内斗个不停……但是他却坚定不移地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丝豪不理会由此造成的层出不穷的武装反抗事件,给满清政权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的损失……在管理学上,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政策手段,完全可以缓一缓来执行,可以等待以后的时机嘛……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坚定不移地推行……最后终于成功了。

汉唐集团的人真心想找到多尔衮问一下,他也没有经过实践,怎么会如此坚定地认定“剃发易服”的作用,知道这就是放精神原子弹了?怎么会做出如此漂亮的决策,把一个民族的民族性都给抹杀了……

但是汉唐集团一算时间,有些泄气……这货今年冬天会因为行猎时坠马跌伤。大概在十二月三十一日,死在古北口外喀喇城……他今年有三十九岁。

很可惜了,可能赶不上细细向人家询问了……

招募制下的军费,算一算花费不高,比明人工匠的收入水平比不了,比一般的明人劳工可能高一些,均月工资为五百马票,以当前的大米价钱折算,有五两银子了------但是这里可不包括明人士兵的生活所需,军队里全包全管,这费用是明人士兵的收入,理论上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三到四口人------实现了“一人当兵,全家有饭”的基本要求。

至于受伤、阵亡之类的都不要说了,在陆履常技术员上次探索石油通道的行动中,明人们早都看到了这个待遇,为汉唐集团流血的人,汉唐集团绝不会再让你以后流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