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都市小说>我的一九八五> 第六六七章 叶铭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六七章 叶铭新(2 / 3)

好。”

一个月的变化很大。

鹏城淘宝电器公司、鹏城顺圆房地产公司和鹏城鲲鹏软件公司从无到有,孙健在鹏城特区投资了一千万元。

沪海曙光通讯技术公司副经理黄明山、生产部主管陈振运和副主管张秀兰带着一百二十八名经过半个月培训的技术人员和板焊工已返回焕然一新的生产车间,生产部、质检部、材料部和封装部相继成立,半个月过去,生产了一千五百多块PengHanka1.0,全部合格,二等品达到四成,一等品达到一成。

完成任务的副经理周义杰、生产部主管朱俊秀和材料部主管李惠中已返回公司总部。

沪海曙光通讯技术公司经理王谢年、元器件部主管邹正元和研发部主管章永军、副主管陈伟健带着十二名技术人员和工人技师经过二十多天的攻关,如今生产的元器件能满足PengHanka1.0的技术要求。

存储器来自总公司统一的订货,如今一块1MB东芝存储器降到了一百六十元,一块IBM存储器降到一百七十五元,其他元器件从沪海元件五厂、沪海真空电子管厂、沪海无线电十四厂和沪海无线电十九厂进货。

除了存储器,PengHanka1.0的生产实现了本地化,既能带动曙光通讯技术公司元器件部的成长,元器件的来源多了一个途径,一块成本还节约了二十七元,质量和供货有了保证。

沪海曙光通讯技术公司元器件部将逐步扩大,将成立元器件公司、集成电路公司。

孙健如今才知道,七零年建成投产的沪海无线电十九厂,主要生产TTL、HTL数字集成电路,是国内最早生产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的专业工厂,与主要生产TTU电路、CMOS钟表电路及A/D转换电路的京城东光电工厂(八七八厂),形成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的“南北两霸”,人才济济。

沪海本地有二百多家无线电厂、电视机厂等电子和通讯生产厂,沪海有第一到第三十六无线电厂,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不是浪得虚名。

按照如今的生产速度,沪海曙光通讯技术公司一个月的产值就能达到近五百万元,利润达到三百多万元。

PengHanka1.0就是一棵摇钱树,孙健不担心沪海淘宝电器公司的建设资金压力。

江城淘宝电器公司四处扩张,资金主要来源鲲鹏软件公司生产的一千三百八十八元(批发价)一块的PengHanka1.0。

前世,柳专志和倪光兰凭借三、四千元一块的联想汉卡,一年能赚一个亿;史宇柱凭借三千五百元一块的巨人汉卡,三个月就赚了三千万元!

联想集团的第一桶金来自联想汉卡,巨人集团的第一桶金来自巨人汉卡,没有联想汉卡和巨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