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都市小说>我的一九八五> 第八八二章 曙光东芝晶圆公司(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八二章 曙光东芝晶圆公司(下)(2 / 3)

线在国内就是最先进的!

最先进的技术是用钱买不回来的!

重生者深刻领会这个道理,但孙健也不能改变,与整个国家的芯片研发、生产、封装和测试产业链有关,与半导体培养人才体系和用人机制有关,不抓紧时间追赶,差距会越拉越大。

去年国家外汇贮备增加到一百一十多亿美元,国家咬牙也能拿出二十五亿美元引进一条八英寸晶圆、500n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除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外,半导体人才缺乏,特别是高端芯片研发设计人才缺乏。

重生者四年前投入巨资成立沪海国智通讯晶圆研究所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通讯芯片研发设计人才的缺乏。

公司的财力也只能支撑通讯芯片的研发设计!

前世,为了追赶世界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先后开展了531战略、908工程和909工程,投入巨资引进了多条半导体生产线。

华晶公司和华虹公司千辛万苦买回来的六英寸和1um、800n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都是美国公司和日本公司淘汰的,不少人还沾沾自喜,认为只要购买了先进的半导体生产线和制程工艺就能赶上别人。

没有半导体人才储备,加上用人机制上的问题,缺乏技术创新,后来才知道只是买回来一堆生产芯片的机器,半导体技术的差距越拉越大。

通过四年的努力,曙光通讯技术研究所和国智通讯半导体研究所的微电子、光电子技术部贮备了五百多名通讯和通讯半导体研究人员,研究方向明确,通讯芯片的研发设计已经处于国内的前列,但通讯芯片的生产、封装和测试还是一片空白。

负责通讯芯片生产的副所长刘宏宇的手下只有二十七名工程师和工人技师,其中十七名还是退休的工程师和工人技师。

不是孙健不想单干,而是公司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还不容许,与昔日的世界晶圆老二东芝半导体设备公司合作,今后引进八英寸晶圆和500n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更容易一些,借他人之力,迅速缩小与三星半导体公司和台积电在芯片生产技术上的鸿沟。

借助于江城曙光通讯自动化研究所和江城曙光通讯自动化设备公司,投入巨资,通过仿制半导体生产线,储备人才和技术,研发更先进的半导体生产线。

引进、消化、吸收、创新。

在通讯芯片的研发设计上,常年招揽人才,拥有不断升级的EDA,曙光通讯技术研究院和国智通讯半导体研究院将来在世界通讯芯片的研发设计上肯定处于前列。

“井田先生应该清楚国内美元和人民币的官方牌价和黑市价,曙光东芝晶圆公司按照一亿九千万美元的投资规模,购买一条六英寸晶圆和1um制程工艺的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