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页(1 / 2)

张合坐在上方,一脸凝重之色,今日皇帝给出了最后的期限,要求明日就要商讨出一个结果出来。 但张合哪里不知道这件事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否则这几日也不会争执不休。 原本张合想推举的几个人,都是才华能力出众,有的还在大理寺为职的能臣,可惜无一人可行。 萧安那边的人有吏部尚书,吏部专管文官的任免,考核、调动之类的事务,可以说人人忌惮。而推举人才还需要谈谈功绩,即使是平日无错,平白给你安一个考核不佳的事情,自然最后便不了了之。 至于张合这边则是以工部,刑部这样的实职,萧安推举的人都是什么公卿子弟,别说立下什么功劳了,就是平常做些实事也不多见。 好不容易这两个月来,等到皇帝答应彻查,这不仅是难得的机会,更是弄清楚真相的唯一机会,因此决不能落到萧安手中。 若是可以,张合真想亲身上阵,将这一切好好查个清楚…… 当时陆通身死的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张合实在是不可思议,他虽然如今位列副相,但也起于微末。 一开始只是他打算投奔到司马潜身边当一名门客,不像公卿子弟,有司马潜亲自招揽,他必须遥遥奔赴过去。 只是信息实在不通,等他好不容易赶到司马潜所在的渭城,却得知,司马潜已经离开,留下的只有守城的陆通。当年司马潜并不是最强大的势力,不仅旁有罗光虎视眈眈,还有郑尧一家独大。 魏帝身边也不全都是无能之辈,有一个叫杨轩的,倒是有些能力。 当时三大势力一起起义,到最后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做出头鸟,在占领几座城池之后,便停滞不前。 杨轩就是看重了这一点,朝魏帝建议,这三大势力很有可能还会互相猜忌,不如借助此点,逐一攻破。 杨轩选择的就是最近的司马潜,当听说杨轩带领十万大军要攻打司马潜所在的渭城时,司马潜立刻朝旁边的郑尧求助,但郑尧发兵只有八万,而且行兵路径也并非是正面,这时司马潜哪里不知道其中的猫腻。 最后司马潜决定带人退守,岂料陆通却留了下来,他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并且说服了司马潜留下两万人包括渭城的子民三万一起死守渭城。 这一战也被后来称为渭城困战,是陆通的履历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张合亲眼见证了这一切。 当时张合来到之后,立刻知道这其中的情势有多么危急,这前后夹击的局面下,仅仅五万人,还不都是士兵,怎么可能守得下来。 他本想马上离开,陆通却亲自前来找他。 原来张合作为唯一一个逆流而来的人,还是前来投奔司马潜的谋士,自然引起了陆通的注意,虽然张合的名气并不高,但听说张合于水利、算术都有所研究之后,陆通立刻找上了他。 张合最终答应了对方留了下来,这倒不是陆通的口才有多好,而是张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