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临高启明> 第三百二十九节 各路人马(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九节 各路人马(中)(2 / 3)

下来。

下操之后还要下连队检查内务,和士兵交流谈心。然后是每周雷打不动的五公里拉练,每个月都有的“支援建设”――执委会的思路和社会主义国家以及罗马人完全相同,认为军人的参加社会工程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劳动力还能锻炼军人的体能。

大家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陆军,至今不过一个团的规模,自己也才是个连长。还根本不受重视,这和他们要当“二十岁的上将”,指挥千军万马的伟大理想相去甚远。

现实教育了80年党人们:一支强大的军队是要亲手建立起来的,而不是靠着盗版“发明”一二种新式武器,告诉手下有几种新战术就能天下无敌的。

80年党人的军国主义理想就这样破灭了,青年军官俱乐部应运而生了。

俱乐部的宗旨就是建立一支空前绝后的大陆军,大致来说就是部队规模象苏军,装备和制服象二战德军,后勤补给和火力象美军。

但是穿越集团以海南为主基地和面对的战略局势,使得执委会和军方采取了一种以海军为建设重点的建军思路。陆军的规模被压缩在仅能控制全县和保卫基地的水平上。陆军的规模包括教导队和辅助部队在内,不超过三千人。

军队的规模太小造成的问题正如魏玛共和国的时期的小陆军一样,军官位置少,高级军职尤其少。升职和晋衔变得极其缓慢。海军已经出现了土著的舰长和海军上尉。陆军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土著的上尉连长出现。这种现象使得80年党人心里很不舒服。土著现在都有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上尉了,那以后出了土著的海军少校,岂不是在军衔上还压过自己一头?

魏爱文在台上慷慨陈词:“……我们的环境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陆地上有大明和建奴、海上有郑芝龙、刘香和各式各样的外国强盗,可是我们的陆军现状呢?”他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状,“区区十几个连的规模,连一匹列入编制的军马都没有!大炮靠人拉,弹药靠人背,机关枪连个影子都没有!”他喘了口气,“执委会经常说,为了经济建设军队要忍耐。我们的确是忍耐了――没有半点怨言。”

他说到这里越说越气,“虽然服从命令听指挥是军人的基本原则,但是我还要在这里郑重的提出这个看法来:执委会的某些人对海军的个人偏好造成了海军建设远远优于陆军的现实。”

他列举着现实,“打字机自从投产之后还没有陆军还没有装备过一挺,海军呢?连个正式的舰名都没有的特务艇运输船都有!再看大炮的数量,至今为止生产出来的最大最好的重炮全归了海军。即使单纯算数量,海军几艘运输船上的火炮一次发射的弹药总投射量就超过了我们陆军全部火炮的投射量!同志们,这种现象正常吗?!”

“不正常!”张柏林在人群中喊得最起劲。海军战舰张着满帆航行进行齐射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