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临高启明> 第三百五十二节 等级制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二节 等级制度(2 / 3)

的位置上了。海军的土著军官升迁的快一点也没关系――这是暂时现象,而且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土著的级别高过元老的。第三,就算有些元老实在嗯,太废,又非要当个官,不肯只当他的元老院议员,也可以加个虚衔来提高他的职务等级。”

“最后,我们可以给土著安置一个玻璃天花板,只允许土著晋升到某个级别上,比如军队中到少将之类。”

“我们这一代人当然没问题了,下一代,元老们的孩子们呢?”邬德问。

“你们啊,大业八字没一撇,都在想自己身体里单细胞的未来了。”文德嗣微笑着摇摇头,“难道你们会认为元老的孩子会在一场从出生就是最不公平的竞争中输给土著吗?要真有这样的废物直接淘汰出去也是好事。还是先想眼前的事情吧。我倒觉得,我的文官体制要尽快落实才对,而不是在这里谈什么元老和土著谁指挥谁的问题。”

接着对文官体制开展了一次讨论,其实这讨论的在bbs上早就开始了。从复古流的什么武功大夫、登仕郎到现代派的科长、处长、厅长,再到民国流的总长、次长、秘书官等等,不一而足。马千瞩又开始兜售他的行政24级的体制。

“关于官员等级问题,不宜搞一刀切。”邬德说,“强行统一成一模一样没这个必要,军队有军队的情况,政府机关有政府机关的情况,总不能军队搞三等九级,政府也搞三等九级吧。应该允许各部门搞自己的官员等级体系。”

“这样就无法做级别对照了。你看,老得24级行政级对应的很清楚,17、18级对应正营、副营、正科、副科,一目了然。”马千瞩对这套体制念念不忘。

“这样的级别对照没意思。”邬德一晒,“我自己就是转业军官,这套东西还不清楚?所谓的对应级别根本没用,最多算个参考。只有在自己本单位才有用处!”

“我看现在先采用职、级分开体制。”萧子山提议,“职务是‘差使’,另外有一套级别制度,由这个级别定待遇级别……”

“这不成了大宋的寄禄官制度吗?”

“的确是一点这个感觉,不过我觉得这样可以解决年资的问题。”萧子山说,“其实去年我们搞得工人定级的时候也谈过这个问题。”

当时这个问题是由邬德提出来的,即一个工人如果长期不能晋级的话,势必会造成收入徘徊在低层次上长期不能提高。现实的干部体系中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能力问题、职务本身的关系或者高级职务总量限制,总有一部分人到了一定层面之后无法再提升到更高的级别上去,这样一来,他就长期被滞留,工作热情慢慢消退。

有时候为了解决待遇问题,就会不得不按照年资提升人员。这在军队体系里问题不大,军队的士兵是流动性的,他们无需晋升。而军官是少数,按照年资晋升不会造成官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