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临高启明> 第二十七节 马袅工业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节 马袅工业区(2 / 3)

很高,金属矿石回收率可以达到96%――而且劳动强度很小。螺旋分离器的外型类似公园里的螺旋滑梯。其原理是:矿石在水的作用下,因为重力沿着螺旋线向下流动,由于摩擦力和离心力,比较轻便的废石颗粒紧贴在螺旋槽的外缘移动,重得矿石则换面的沿着内线向下移动。到一定的位置上,矿石颗粒就被安装在螺旋槽内缘的截取器排出了。

经过螺旋分离器出来就是中矿。中矿经过水力筛处理之后再使用摇床进行处理,最后得到就是精矿。至于中矿,本身可以用来重复进行跳汰加工。

整个选矿厂装备有跳汰机、震动筛选机、螺旋分离器、粉碎机、水力筛和水摇床,另外准备建造20立方米容积矿石烧结炉一座用来烧结矿粉。经过测试整个选矿厂每小时可以处理矿石30吨。由于设备相对简单,只要能保证足够的水源,扩大处理能力是很容易做到的。

马袅半岛沿岸的海浪在拍打着岸礁,几艘中发和小发艇靠泊在岸边的小海湾里,随着波浪起伏着。这里土地贫瘠,到处野草和裸露的红土地。不多的几株树木在海风中摇晃着。马袅半岛上没有文澜河两岸常见的水稻田,大片大片没有开发的荒地之间点缀着少许的旱田,此地在旧时空就是所谓的“金牌港经济开发区”,属于海南省的经济开发区。不过在旧时空,尽管取了一个吉利的名称,金牌开发区依然步履维艰,89年的滚装码头项目、93年的600万吨/年炼油项目等一系列大型项目都未能落户在此。到21世纪初这里还只是一处工业用地的储备地。

本时空里企划院把这里定位于未来的临高的重工业区,由于红牌开发区在旧时空一直磕磕绊绊,企划院最终把这里定名为“马袅工业区”。

原先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穿越集团的钢铁、重化工企业一般设在文澜河河口地区和百仞城外。即受限于可利用的土地面积――沿河大多数是开发多年的水田,用来做工业区对农业来说是一种浪费,水稻田地基的建筑处理也很麻烦――发展潜力有限,又有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企划院在规划中将钢铁、化工产业的大型化生产基地逐步转移到马袅半岛的开发区去。

澄迈战役之后,元老院的势力扩展到了整个海南岛,原本临近前线的马袅半岛成为了临高政权的统治核心区域。马袅公社属于“久经考验”;琼州海峡的制海权由海军控制,而伏波军的陆军基地就设在马袅公社。新建的钢铁和重化工工业区安全有了可靠的保证。

马袅半岛三面临海,东临红牌港,北临琼州海峡,距离海口卫所65公里,距离临高县城12公里。建筑总公司规划的开发区由东西部二个组团构成,规划面积20.5平方公里。这里的土地开阔平坦,大部分是旱地,仅有少量水田。基建条件好。当地的全部常住人口仅有马袅公社的将近一千名盐场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