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临高启明> 第八十七节 人口分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七节 人口分配(2 / 3)

渔民到渔业公司;水手进航运企业或者海军;知识分子经过初步甄别,较为“可靠”的到行政口,余下的归教育口充当扫盲教师……

十四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照例不进行分配,他们统一由教育部门接受充当学生。

这一分配体系大家是没有意见的。问题在于。可供分配的人口中九成五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如果按照完全按照职业和技能分配,那么这些人口就全归农业口了――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因而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人会分到各行业去充当“学徒”。临高目前日渐膨胀起来的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工人队伍就是这么来得。各部门对移民人口的争夺也集中在这一领域。

就目前而言,劳动力的分配是倾向于工业领域的。工业口占去了发动机前的大多数输入的契约奴,特别是在冶金、矿山、建筑、装备制造所占比例尤其大;其次才是第一和第三产业。

不过,这次在政务院和企划院联合举行的国务会议上,已经提出了“确立粮食安全”的方针。争取提高临高政权的粮食自给比例。目前临高政权直辖下的人口已经将近一百万,大规模依靠进口粮食不但对财政负担大,而且对海运运力的占据也很大的。

杨云估计着,吴南海的提出的三个农业县要分配十万人口的方案就是借着这个东风来得。

不过,杨云心想,企划院的想法可比这些部门的领导人要复杂的多。

在这份企划院的给出“指导比例”和“基本原则”。杨云已经初步拟定了一个人口分配方案。

济州岛,预计安置5万契约奴。这样就形成了对当地朝鲜族人口五比四的均势。再配合从济州岛大量招募朝鲜治安军和后续移民的引入,大约在一代人之后就可以完成语言上的同化。确保济州岛成为元老院的“牛马羊和柑橘之岛”。

这5万名契约奴主要作为农业移民进行安置,在当地充作农委会直辖农庄、牧场的农牧业工人。

在粮食供应上,登陆之前,济州岛本身粗放的农业大约可以勉强养活4万人,在引种土豆之后。粮食产量就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以至于在1632年就可以大批外运供应山东等地,可见其农业生产潜力不小,在引入大量移民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之后,济州岛农业不但自给自足不会有问题,还能够输出相当份额的农牧业产品。

台湾台南地区:目前就地安置的难民有1万人,计划再安置2.5万。这2.5万中的主体是霸王行动中从福建沿海掳来得福建百姓,再加上一部分山东难民。

以福建移民为主体。显然不符合元老院的“打破封闭地域性”的要求,但是台南目前的水土改造尚且完成,北方移民水土不服,死亡率很高,福建移民对台南地区的适应程度相对较好,存活率要高些。这样加上先期登陆的开发的农垦台南联队。整个高雄-台南地区安置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