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临高启明> 第二百七十八节 新鲜出炉的南洋公司(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八节 新鲜出炉的南洋公司(八)(2 / 4)

力就不行。老美当年一个《宅地法》,多少人抛弃旧有的一切? 拖家带口到西部挺进去垦荒。咱们现在搞殖民,能许诺百姓什么?总不能说你们去开荒吧,土地还是元老院的……”

“还不是元老院里的争论太大。”王恺 “谁都不愿意去碰。”

“可是土地问题不说清楚? 我们怎么招募移民呢?”

“反正吃不饱饭的穷人太多? 先含糊其辞的说‘去南洋就给土地’,以后的事让元老院去伤脑筋吧。”王恺说,“我这里有更伤脑筋的。”

王恺觉得伤脑筋的事是东南亚公司的总股本。虽说东南亚公司的股权是分清晰明了:元老院占51%? 投顺的各路海盗占49%。但具体到资产上? 着实让王恺吓了一跳。

出于“怀柔远人”的政策,对投顺的各路海盗的资产评估是从优的。入股的海船,按照大、中、小三个级别分类? 每个档次又分为好、中、差三个状态。一共九种模式。估价最低的“小-差”船估值也有三十两银? 而最高档的“大-好”船? 估值高达一千两。

当然? 能列入好-大级别的船很少? 但是数量庞大的中小型船只也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了。东南亚公司从建立到这次改制前冻结资产? 累计接收各处入股的大小船只一千二百多条,总估值近五十三万两――币值改革之后,股票的计算单位由白银的“两”改成了银元券的“圆”――按照东南亚公司当时一两一股的股票面额就是发行了五十三万股的个人股。

这些“入股”的船只,其实入股之后大多很快就淘汰出售或者拆解了,回收的残值可以忽略不计。公司真正的船只资产其实只有那225条船。

“看这破公司不起眼? 尽是些破烂。原来总股本超过一百万!”这回轮到王恺吐槽了。

“一百万就一百万吧。反正都是虚的。”周围 “股东和分红情况呢?”

“股东约一千人? 平均持股大约是五百股。刘香是个人股的头号大股东? 持十五万股。股东目前在公司工作的有七百人。”

“还真不少!”

“大多数海盗都是普通百姓,不可能就这么洗脚上岸的,还是得在海上讨生活。”许延亮说。

“至于分红嘛? 去年东南亚公司给个人股股东的派息大概是每股19分。考虑到将近半数的股东的持股多在100~200股之间,这些人去年的分红也就2~4元。作为投资的话年回报率不过2%,实在是太低了些。也就是刘香这样大股东出息还行。”

“比起他原本的收入差远了吧。”

“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在给东南亚公司打工嘛。”周围说,“不过这样的投资回报,我们要募股恐怕有很大难度。公司的营收、运营成本和利润呢?”

“营收和成本的我也瞧不明白,得找个专业会计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