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临高启明> 第四十节 茶社的拍卖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节 茶社的拍卖会(2 / 3)

农业租佃作为主要营收。不到一成的实控人经营过手工业。集中在丝织业、食品加工业和工艺品上。

吴南海读过广州市综治办编撰的《广州工商业调查》,对广州的工商业的底色是相当了解的,一言蔽之就是成规模的制造业非常少。所以这里面也几乎不存在这样的人物。

看来在任何时候,干制造业都不发财啊。吴南海心中感慨,看这些大户的情况,最有钱的,几乎都是从事贸易和放贷的。

把他们引导到投入大,利润低,回报慢的制造业来,要不是元老院的光环,恐怕还真办不到。

当然,这次拍卖会的所谓“专利”,本质上是“加盟”。不管本地工商户们买下了哪个项目,实际运作就是他们出钱(也许还要出地),元老院出技术的一种模式。而元老院目前的状况是根本不会让他们亏钱的。商户们花了钱之后,也等于是搭上了元老院的船,少不了名利双收,这大约可以算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1月15日的午后刚过,吴毅骏带着小厮,坐着二人抬的小轿,来到了大世界。

广州工商联合会在大世界设有办事处,不过拍卖会并不在办事处举行。具体的地点是在大世界的“表世界”和“里世界”交汇的地方,这里有一排门脸被打通之后统一改装过,外面挂着“莲藕庭茶社”的牌子。

这处茶社和广州本地茶社无甚区别,不过却是澳洲人开得,里面卖得却是旧时空的“粤式早茶”--现在叫“澳洲早茶”。

澳洲早茶一经出现,便在广州的富庶阶层中赢得了声誉,比起旧时空的早茶,17世纪的古早版的茶点不但在制作和选材上显得粗糙,份量上也着实太过“实惠”。一块糯米鸡就能当一顿饭吃,尺寸和嘉兴肉粽更是不相上下。对于有钱人来说未免太不友好了。

如果茶客略为了解一点临高和元老院,就会知道莲藕庭这个名字来头不小。没错,它不但是澳洲人开得茶社,还是吴南海的农林口的“三产”。自从南海茶社划办公厅管理,农林省只是代管之后,吴南海便指示叶雨铭,在元老院统治区内的较为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开设莲藕庭茶社,搞成连锁经营。消费对象主要是驻外、出差的元老和归化民干部职工,也接待想尝新的土著百姓。

这家开在大世界的莲藕庭茶社自然也成为广州城里各路“新贵”或者意图攀附的大户们最热衷来得地方。在此地办拍卖会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为有拍卖会,今天的莲藕庭茶社门口挂上“今日包场”的告示。门口的空场上已经陆陆续续的停了十几乘小轿,轿夫和跟班们蹲在茶社的外的墙角边,说着闲话。

吴毅骏扫了一眼轿子和跟班。工商业联合会的成员的轿子和跟班,他大多认得。粗略一看,没多少重量级的人物到。已经来得人中最要紧的是高举,但是高举今天并不参加拍卖会,他是作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