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三百五十八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八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 / 4)

可其粮食产量,至少在李云泽看来还远远不够。

这边亩产也就是一石多个几斗,撑死不过二石。

换算一下,也就是亩产二三百斤的样子。

这里说的是熟田,上等田。换做劣田,下等田也就百十斤的样子。

人力种田的局限性,每个劳动力能够耕种的田亩数并不算多。

产量又是这么的低下,再加上还要留下足够的种粮,外加上上下下无数人的盘剥,经常吃不饱饭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事情。

人若是连饭都吃不饱的话,那自然是没力气做别的事情。

所以吃饱饭,千年以降都是天字头一号的大事情。

而今年李云泽辖下的各地粮食产量,普遍都接近了五百斤!

在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一个惊天动地的数字,足以让无数农家百姓嚎啕大哭的数字。

伺候了一辈子庄稼的老农们,也从未想过一亩地能够产出这么多的粮食。

粮食产量大增的主要原因,在于李云泽带来的新式粮种,以及杀伤力惊人的杀虫剂,当然了还有土化肥。

粮种并非是一年只能种一次,没办法那样的粮种的确是产量高,可不能接着种植就很要命了。

李云泽选的虽然产量不如高产粮种,而且也会有种子逐渐退化的问题,可至少比起完全不能接着种要强上百倍。

至于杀虫剂倒是简单的多,李云泽下单子直接购买就是。

而且杀虫剂可以调配,加水稀释之后就能作用于一大片的土地。

更为关键的原因在于,这个时代的害虫们对于杀虫剂完全没有丝毫抗药性可言。

只要用了杀虫剂,直接就能搞定。

还有就是土化肥。

现代化肥的确是作用显着,但是需求量太大,而且对土地的伤害也很大。

没有全面工业之前搞现代化工,属于弊大于利。

所以李云泽用的是土化肥,效果没有工业化肥好,但是比没有要强。

而且获取方面也比较容易,对土壤的伤害也不算大。

正是因为有了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叠加起来,这才有了亩产接近五百斤的奇迹。

不过奇迹之后的事情,也有很多。

“我是不明白啊,这还有什么好审的呢?”

汴州下辖的陈留县县衙内,李云泽看着眼前正在审理的桉件,已然是不耐烦的出言打断县令说不完的废话“节度使衙门早就下令,收购价格低于每斗二百文的,统统以奸商处置。”

说到这儿,李云泽伸手指着大堂里的几个粮商“这些家伙用每斗一百文的价格收购粮食,这已经是毫无疑问的违背了节度使衙门的命令。你在这儿审来审去的,究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