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节(1 / 7)

老成持重的官员们闻言,各个都心动不已。

他们为啥顶着皇上的阎王脸,厚着脸皮都来参加太子殿下的出阁讲学?还精心的准备了讲稿和问题?不就是他们都有很多想不通的事儿,要和博学多才,力主改革的金童太子殿下讨教吗?

可是还没等他们站起来开口说话,那些年轻的,刚刚从西方国家回来的学子们就迫不及待的发问。

这些心急的,不按照长幼尊卑规矩来的学子们,对着他们上头那些安坐的老头子们责备的眼神儿,硬着头皮装看不到。

他们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如果不是因为皇上特意开恩,让他们来参加太子殿下的出阁讲学典礼,他们现在不是继续被关在家里,就是被自家老头送到刑部大牢。

他们只有这一次机会,必须抓住一切时间和太子殿下沟通,解决自己心里头的困惑。要么自己去刑部自首受审,要么放弃心里头的想法和坚持。

一个好像是学子们之间小头头的年轻人,生怕来不及,他也没站起来,直接就跪着膝行出列,急急忙忙的开口,“太子殿下,意大利的反教廷统治著作《神曲》,您知道吗?”

“知道。”

“《神曲》中提到这么一个观点,一个社会最终的目的,是在于让生活其中的人们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您对于这一点怎么看?”

“孤的看法是,认同。”看到年轻人都因为他的回答双眼发亮,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激动。少年太子微微挑起嘴角,及不可见的笑了笑。有着了然,又有着释然。

于是这些雄心万丈,野心勃勃,又或者是天真可爱的学子们,紧接着就听到他们最为尊敬的太子殿下不紧不慢的补充道:“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人们都要有自己的才能,都想要发挥出来自己的才能。”

“之所以朝廷大量的开办新式学院,大力培养大清国子民们的个人才能,就是因为我们希望,大清国的子民们,各个都可以完成三年的教育,至少做到识字的水平。至于将来,孤希望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九年的系统教育培训。”

“所以,大家都不要着急,凡是都要慢慢来。有些事儿,必须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发酵,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好的结果。你们要知道,我们大清国还有强敌外患未除,还有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管仲先生曾经说过,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当前朝廷的首要目的,是让大清国境内各个地区的,各个民族的,各个阶层的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一伙儿年轻人听着胤礽语气里面的认真庄重,知道他是真的这么想,也是要这么做,这才发现,他们的想法和太子殿下大大的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