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节(1 / 7)

等他细嚼慢咽的吃好了点心,喝完了两小杯奶-子茶,感到胃里没有了饥饿感,就继续解释他的“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设想。

“儿臣也认同,作为少数民族政权要想做到政权巩固,必须主动汉化,进而取得汉族官僚的认可。但是儿臣并不认为,我们一定就要全盘接受汉人千年来的官僚体系与官场文化。”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如何把控满清的汉化速度、汉化程度。前面的辽金等朝代都是汉化的太快、太彻底,导致自身的民族特性和政治军事平衡迅速消失,彻底糜烂;而元代则是汉化的太不够彻底、过于开放多元化,得不到汉族士大夫支持,导致两代而终。”

康熙皇帝表情严肃,语气期待,“小子说的不错,我们就是要吸取这些教训,一方面彻底接受汉族官僚与汉文化;另一方面保持住自身的民族军事文化和贵族当官的独特性,让满汉在朝堂上形成政治与军事力量对比的平衡。”

奈何太子殿下却不看好,“皇阿玛,你这个想法,要实现他,有些难。”

“怎么说?” 难道少数民族被完全汉化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必然?

面对自己皇阿玛眼里的疑惑和不甘心,太子殿下慢声说道:“回皇阿玛,儿臣觉得,这不是汉化的问题。”

“随着海洋工业的大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多了,就会出现一个民族大融合,国际文化大融合的趋势。为了保证我们在未来的文化战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被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我们必须整合自己各民族,或者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引导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虽然满清先一步开始发展海派文化的计划非常的有前瞻性,可是我们不能忽视汉家文人的智慧和眼光,更不能忽视汉家的人口基数,也不能高估满清文人的脑袋。估计容若大人这样的天才百年内不会出第二个。”

发现自家皇阿玛眉头紧皱,无法接受世界大同的未来,更无法接受满清不能在海派文化方面保持优势的事实,太子殿下好心的安慰道:“皇阿玛无需担心,儿孙自有儿孙福,未来人可能觉得,打破民族界限、世界文化大同的情况非常美好。”

康熙皇帝无力的瞥了一眼努力安慰他的宝贝儿子。他怎么完全没有被安慰到,反而好像被打击到了?

太子殿下小眉头微皱,转动脑筋,再接再厉,“据儿臣所知,百年后有个西林觉罗氏的女子,会被誉为“清代第一女诗人”,和容若大人齐名。”

父子俩互相瞪眼,满心无奈的康熙皇帝张了张嘴,干巴巴的憋出来四个字,“孝心可嘉。”

太子殿下…好吧,他确实不会安慰人。

“时间不早了,儿臣和您说最后一个事儿?”

“说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