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节(1 / 7)

康熙皇帝听到这里,烦闷的胸口立马透了一口气,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儿以后再说,先把现在的难关给过了先。

心里轻松舒坦的康熙皇帝认真的和太皇太后道谢,“孙儿谢皇祖母操劳。”

太皇太后却是摇头,“皇帝,这个事儿对于皇祖母而言,并不难解决。皇祖母心里头最担心的是,这个事儿不光是京城满汉蒙二十四旗和汉家的事儿,东北老家和科尔沁也会受此风气影响,而且这影响,可能还不小。”

太皇太后确实愁这个事儿好久了,一直也没机会提到,今天既然说到这里,索性就都说了出来。实在是这个沥青路面和青砖瓦房对于科尔沁的改变,太过巨大,让她和苏茉儿一想到这个问题就不由的忧心忡忡。

随着这两年通往科尔沁的道路的畅通无阻,以及那几条沥青路面两旁,因为卫兵岗亭的出现带来的安全保障,大清这边的新物事瞬间是一乎隆的朝北边涌动。

络绎不绝的大清商人们,每天都是几个拖拉机车队朝科尔沁贩卖新式货物和海外来的西洋货物。再把科尔沁的皮具毛毯等物事贩卖到中原大地,引得中原这边的年轻文人都纷纷的跑去科尔沁游山玩水,写诗作赋。

新的事物方便好用;新的思想观念震撼人心;尤其因为今年开春男女新式学院的兴建,带去的这股中原大改革的风潮。

中原的这些新变化,不管哪一项,都在日日不停的猛烈的冲击着,科尔沁蒙古原本属于游牧民族的民俗风气。

当然,这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水泥和青砖瓦房的出现,因为它让科尔沁人有了足够坚固的,可以抵抗住大草原的风沙,造价还十分低廉的房屋来长期居住。而不再是以前那依据水草的方位变动,不断迁移的蒙古包。

祖祖辈辈都是靠放牧为生的科尔沁人开始笨拙的学习汉家文化,学习那些天文地理,几何算法的知识,甚至是那些什么英语,俄语等等外国语言学问,仿照精明的汉家商人模样,自己和沙俄人做外贸。

科尔沁人开始向往,并且身体力行的学习中原的生活模式。

太皇太后和苏茉儿姑姑虽然担忧不已,对此却是毫无办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她们怎么可能,去阻止心爱的科尔沁人们,想要过上安稳优渥的好日子的脚步?

可是长此以往,科尔沁还是她们记忆里朴实悍勇,每天无忧无虑的骑马打猎的科尔沁吗?会不会慢慢的被汉家文化同化?

虽然蒙古人的人口基数相对于满人来说,非常的多,没有了漠南的科尔沁,还有漠北的喀尔喀,漠西的准噶尔汗国。

可是他们都不是科尔沁,不是“黄金家族”博尔济吉特氏的科尔沁。

康熙皇帝那精明周密的帝王脑袋,瞬间就明白了太皇太后的担忧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